设置首页  |  添加收藏  |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展示 资质荣誉 新闻中心 服务中心 招商加盟 医疗保健 招贤纳士 在线留言
医疗保健

 

 

首页 > 医疗保健 > 常识内容 NEWS
电针疗法的产生与发展 
2010-11-26 浏览次数:1083次
          电针疗法是在针灸疗法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众所周知,针灸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内容,它具有独特的优点和重要的临床价值,迄今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医学的一部分,它是我国先民长期历史实践的结晶,并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为人民医疗保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中国几千年悠久灿烂文化的重要内涵,也是我国古代重大科技成就之一。

早在我国旧石器时代后期,即有石针、骨针、荆棘刺针、竹针等,由此可见,它起源于生产劳动实践中。进入商周青铜器时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来的石针(砭石)、骨针等被金属针所替代,故“内经”中载有“九针”,即为明证。大约在战国末期,集群医之术的《黄帝内经》的出版,是一部划时代的中医学理论经典著作。它不但论述了人体解剖、生理、病理、病因、论断等基本理论,又论述了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由此奠定了中医针灸学的脏腑经法学理论基础,《黄帝内经》也吸纳了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思辩性初期哲学思想——阴阳五行说,用以说明中医理论的工具,形成了完整的中医学。在中医经络学说的指导下,经过历代医家不断实践和总结,经络的循行及腧穴部位的不断修订,也已基本规范统一,针灸疗法已经成为一枝独秀的治疗技术。

针灸医学的外传,大约在公元六世纪,首先传到邻国朝鲜、日本、越南、印度等国,17世纪经荷兰人拉因(T.Rhyne)传至欧洲。随着欧洲西方工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在1810年法国医师白利渥慈(Louis Berlioz)提出针上并用电流的想法,到1825年萨朗弟爱(Sarlandiere)医师首用电针治疗神经痛和风湿症。20世纪初(1915)戴维斯(Daris)应用电针术治疗坐骨神经痛(发表文章于布里斯托Bristol内外科杂志上)。戈尔登(Goulden,E.A.)医师于1921年用电针治疗神经炎等(载英国医学杂志),这是电针的萌芽。

解放前的旧中国,由于贫穷落后,长期闭关锁国,工农业生产和科技极度落后,当时的针灸执业者分散,谈不上针灸疗法有什么发展,对电针疗法的情况,只在解放后发表的“金针疗法”一文对此做了一些不肯定的估计,“针上用电,早为业针灸者所注意,或者未敢轻予尝试,或者未得功效,或者已收功效而未公布,故至今尚未得到统一的结论和精确的方法。”

新中国刚刚建立,陕西省西安卫校朱龙玉医师于1951年首倡电针疗法,他将医学生理学实验中刺激神经肌肉的“感应圈”(初级线圈输出脉动直流,次级线圈输出感应电流),应用于针上通电的电针治疗中,据此而制作了电针机,命名为“陕卫式电针机”。电针刺激的部位既包括着传统的经络穴位,又包括着近代解剖学中的神经,在临床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这是中西医并蓄的成果,社会影响颇大,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支持,1953年西北军政委员会文委拨出专款予以支持,陕西省卫校成立了包括门诊和实验研究的专门机构——电针疗法研究室(1958年发展为陕西省针灸研究所,1960年并入陕西省中医研究所,为现今的中医药研究院)。同年中央卫生部也调令进京演示,组织专家鉴定,在组织上给予支持,学术上予以肯定。1956年“电针疗法”一文在《中华医学杂志》上发表,1957年“电针疗法”专著出版(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中国电针学》出版,这是对电针疗法应用研究30余年的又一次总结。50年代电针疗法在国内进行了推广,同时供应全国“陕卫式电针机”数千部,为电针疗法普及应用打下了基础,1958年在陕西等地诞生的“针刺麻醉”,应用的也是电针刺激。同时代的西德学者福尔(R.Voll),开展和应用金属板电极,皮肤穴位上通电的“电针术”,他当时采用了低频脉冲刺激,也称为“驰张疗法”,既做治疗,又做诊断,颇有影响,。大约到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导电胶电极和粘贴片电极,金属电极也逐渐由粘贴片电极所取代。

在60-70年代,众所周知,我国广泛开展了“针刺麻醉”的临床手术应用和针刺镇痛机理的深入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引起了西方学者的极大兴趣与关注。“闸门控制”疼痛学说(Gate contral)的提出者(1965),著名学者P.D.Wall 和R.Melzacle以及众多的西方学者,经过研究,肯定了电针镇痛的效果,在电针镇痛机理的研究上也取得了与我国学者相一致的结果,并在一些领域有新的进展,在“闸门控制学说”的理论中不但指明了镇痛机理的研究方向,而且也导致了经皮神经电刺激方法的出现(Transcutaneous Electricnerve Stimulation TENS,Wall et al.1967),当时是将两个碳橡胶电极放在痛区或者支配痛区的神经干上面的皮肤上,用10~100Hz进行刺激的。80年代出现了导电的贴片电极,使TENS的应用更为方便,在我国将这种贴片电极应用于皮表穴位上,称为表皮经穴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 Acupoint Stimulation)。由此可见,传统的针灸疗法,在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所更新,电针疗法从萌芽、发展,到目前遍及世界各国,经历了近二个世纪。

电针疗法属非特异性疗法,有完整的科学理论,它的治疗作用有三个鲜明的特征,即良性、调整作用的双向性和整体性,在电针治疗中,一般不会有副作用(当然一些疾患如严重心脏病则应忌用)。它的双向调节作用,表现为在不同的病理状态下(偏盛偏衰)进行治疗,都有使之调整到正常机能状态的功效,即具有兴奋性和抑制性的双重效应。如高血压患者使之血压下降,低血压患者使之上升等。这种双向调节作用,是因电针刺激调动了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通过正负反馈作用所引起的。电针的治疗作用有其整体性,它不但对病灶局部,而且对周身都有调节功能。

电针对不同疾病的治疗作用可有不同的形式,在临床上表现为不同的治疗作用,主要表现为:
        1、对偏盛偏衰或紊乱的脏腑器官功能有良性调整作用。
        2、对感染或外伤性疾病表现为促防卫免疫功能;
        3、对各种痛症则表现为良好的镇痛作用,这三种治疗作用是同时并存,互为联系的,只是在不同疾病的情况下,表现形式各有侧重而已,电针的临床疗效是这三种治疗作用的综合结果。兹举例说明为下:
  调整偏盛偏衰脏腑功能方面,如电针对异常心血管活动的调节,是激活了有关穴区感受器或神经纤维,抑制了交感神经活动,从而使内脏血管舒张,血压降低。实验证明,电针引起实验性高血压动物的血压降低,主要是通过激活下丘脑弓状核——中脑中央灰质腹侧部——中缝隐核的途径,对延髓头端腹外侧区心血管神经元发生抑制而实现的。这种降压作用能被阿片受体阻断剂翻转或阻断,也可被色氨酸羟化酶抑制剂明显减弱,表明阿片受体和50羟色胺受体在其间起有重要作用。同样电针又可使失血、药物或内毒素引起的低血压动物的交感神经活动加强,内脏血管收缩,血压回升。使低血压动物血压回升的机制,主要是电针刺激,通过激活脑干的乙酰胆碱能神经元,使延髓头端腹外侧区心血管神经元的活动加强,这种升压作用与脑内的乙酰胆碱受体激活有关。由上所述,当机体处于不同机能状态时(高血压或低血压),电针同样的穴位或躯体神经,可通过不同的中枢机制,产生不同的效应,表现出良性,双向性和整体性的调整作用。

在电针的促防卫免疫功能方面,电针治疗急性阑尾炎、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扁桃腺炎等疾病有良好的消炎、止痛、退热作用。实验研究也证明,电针对局部炎症灶微循环有调整作用,抑制血管通透性升高和淋巴循环,减少水肿,促进炎症灶渗出物的吸收,又可促进炎症肉芽组织的再生和细胞的修复等。电针的退热作用是由于它同时激活了下丘脑前部体温调节中枢的活动,使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放电恢复则到正常水平,体温趋向正常。临床和实验资料也证明,电针可增加病人和动物外周血中的白细胞数量,增强大、小吞噬细胞功能,提高E玫瑰花结形成率、淋巴细胞转化率以及众多细胞因子含量等细胞免疫功能,又可增强体液免疫,如增加免疫球蛋白(IgG,IgM等)含量;也可增强一些非特异性免疫物质如杀菌素、补体、溶菌酶素的含量,电针是从整体上调整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达到到增强机体的免疫防卫能力,纠正异常的免疫状态,发挥抗炎症、抗感染、抗变态反应,抗自身免疫疾病和抗肿瘤作用的。现已证明,电针调节免疫功能,是经由中枢神经的功能整合,分别经由植物神经传出途径(交感神经抑制免疫反应,副交感神经增强电针的免疫反应)和神经内分泌途径(垂体的ACTH及肾上腺皮质激素抑制免疫反应,B-内啡肱增强免疫反应)实现的,电针调节机体免疫反应的影响,也具有双向性、整体性和良性作用,即当机体免疫功能旺盛时(过高时),电针表现出负反馈的调节形式(如在免疫功能紊乱以及产生了过敏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鼻炎、复发性口腔炎等情况下,电针可通过一些免疫抑制作用对此进行有效的调节;反之,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电针可调动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抗炎、抗感染的目的,表现出正反馈的调节形式。

电针对各种痛症有良好的止痛作用,这是它的显著特色之一,电针除对疼痛症的治疗外,应用电针刺激以提高痛阈,以进行各种手术者,称之为“电针麻醉”(Electroacupurchire Qualgesia)。实际上是以电针的方法,预防手术创伤所引起的疼痛,现在称之为“超 前镇痛作用”(Pre.emptive Qnalgesia)。对电针镇痛机理的研究,简言之是电针的作用激活了脑内存在的内源性镇痛系统或内源性痛觉调制系统(Endogenous Pain Modulating System),它是以脑室——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为中心,联结延髓内侧网状结构,通过大行抑制通路,对脊髓背角和三叉神经脊束核的痛觉初级传入活动,进行抑制性控制,分别对躯体和头面部疼痛进行控制。在下行抑制途径中有内啡肽、5——羟色按,去甲肾上腺素等的参与。由上述,电针治疗作用的三种表现形式,是通过神经、神经体液或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系统实现的。

关于影响电针疗效的因素问题,产生电针治疗作用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归纳起来主要有三,即机体原有的机能状态,电针部位和刺激强度,机能状态主要是指患者的生理病理状态,如电针同一“内关穴”,对心动过缓者有增加心率作用,对心动过速者有减慢心率作用;对高血压者可以降压,对低血压者可以升压,又如电针同一“足三里”穴,既可治腹泻(肠蠕动快),又可治便秘等等,这是由于机体自身所处的机状状态决定的,机能状态虽不同,但可通过自身不同的调节机制所调整的结果,当然电针的疗效也取决于电针选取部位,一般来说按针灸经络说取穴,简要者按“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的针灸汇总歌诀,即可悟出其常用取穴规律,当然也可按神经支配节段的规律取穴,均可得到良好的疗效。在选好穴后就涉及到刺激量的问题了,由于病情有虚实(机体所处的机能状态)之分,脏腑经络痛变的不同,传统针灸手法就有补泻之别(一般来说,补法为弱刺激,泻法为强刺激)。在对各种痛症的治疗中,电针多用强刺激(泻法),对神经麻痹者多用轻刺激(补法);对精神躁狂者用泻法,对抑郁型得用补法等。从刺激量上看,泻法强于补法。

通过以上简要介绍,对电针疗法的产生、发展过程有一个粗略的了解,对其治疗疾病的一些机理及有关治疗规律也有概要的认识。加之目前导电性贴片的广泛采用,电针疗法更为经济适用,安全方便,为电针治疗走向千家万户创造了条件,为人民医疗保健必将做出更大贡献。

上一篇: 这已经是第一篇  
下一篇: 这已经是最后一篇

  万汇浩然企业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浏览 ICP备08014259号